聯準會QE
聯準會QE by AI
2005-2007:危機前正常操作
- 背景:這段時間聯準會主要靠調整聯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控制經濟,尚未使用QE。
- 大事:
- 2005-2006:聯準會升息,從 1% 逐步升到 5.25%,應對經濟過熱和房市泡沫。
- 2007年12月:聯準會推出「定期拍賣工具」(Term Auction Facility, TAF),提供短期流動性給銀行,因次貸危機初顯。
- 債券交易:主要是日常公開市場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s),買賣短期國庫券維持利率目標,資產負債表約 0.9 兆美元。
2008-2014:金融危機與 QE 時代
- 背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雷曼兄弟倒閉),聯準會降息到近零無效,轉而啟動QE。
- 大事:
- 2008年11月:QE1 啟動
- 聯準會宣布購買 6,000 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和機構債,後擴大到 1.25 兆美元。
- 目的:穩定房市和金融市場。
- 資產負債表從 0.9 兆增至 2.1 兆美元。
- 2010年11月:QE2
- 購買 6,000 億美元長期國庫券(Treasuries)。
- 目的:刺激經濟復甦,因失業率高達 9.8%。
- 資產負債表增至 2.9 兆美元。
- 2011年9月:扭轉操作(Operation Twist)
- 賣短債買長債(4,000 億美元規模),延長債券到期結構,壓低長期利率。
- 非典型QE,資產總額不變。
- 2012年9月:QE3
- 每月購買 400 億美元 MBS,後增至 850 億美元(含國庫券),採「無限期」(open-ended)方式。
- 目的:持續支持就業和經濟,直到勞動市場改善。
- 資產負債表到 2014 年底達 4.5 兆美元。
- 2013年6月: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
- 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暗示可能縮減QE,市場恐慌,10年期國庫券殖利率從 1.6% 飆升至 3%。
- 2014年10月:QE 結束
- 逐步縮減(Tapering)購債至零,資產負債表穩定在 4.5 兆美元。
- 2008年11月:QE1 啟動
2015-2019:QE 後的正常化
- 背景:經濟復甦,聯準會開始升息並縮減資產負債表(量化緊縮,QT)。
- 大事:
- 2015年12月:首次升息,從 0%-0.25% 升至 0.25%-0.5%,結束零利率時代。
- 2017年10月:量化緊縮(QT)開始
- 每月讓 60 億美元國庫券和 40 億美元 MBS 到期不續買,逐步增至 500 億美元/月。
- 目的:減少流動性,資產負債表從 4.5 兆降至 2019 年 9 月的 3.8 兆美元。
- 2019年9月:流動性危機
- 隔夜回購利率飆升(超過 10%),聯準會緊急注入流動性,結束 QT,開始小規模買債(每月 600 億美元短期國庫券)。
- 資產負債表回升至 4.2 兆美元。
2020-2022:疫情與超級 QE
- 背景:COVID-19 疫情引發經濟停滯,聯準會重啟大規模QE。
- 大事:
- 2020年3月:無限 QE
- 3月15日:降息至 0%-0.25%,宣布買 5,000 億美元國庫券和 2,000 億美元 MBS。
- 3月23日:轉為「無限量」(in the amounts needed),含企業債(首次)。
- 資產負債表從 4.2 兆激增至 2022 年初的 8.9 兆美元。
- 2021年11月:縮減購債
- 每月減少 150 億美元購債(100 億國庫券 + 50 億 MBS),因通膨升至 6.2%。
- 2022年3月:QE 結束
- 購債歸零,準備轉向緊縮。
- 2022年6月:量化緊縮(QT)
- 每月讓 475 億美元證券到期不續買,9 月增至 950 億美元/月(600 億國庫券 + 350 億 MBS)。
- 目的:對抗通膨(2022 年 CPI 達 9.1%)。
- 資產負債表至年底降至 8.3 兆美元。
- 2020年3月:無限 QE
2023-2025:QT 調整與後疫情時代
- 背景:通膨回落但經濟風險增加,聯準會調整 QT 並觀望。
- 大事:
- 2024年5月:減緩 QT 速度
- 每月國庫券到期額從 600 億降至 250 億美元,MBS 維持 350 億。
- 資產負債表至 2024 年底約 7.4 兆美元。
- 2025年預測:QT 結束
- 市場預估(如 Goldman Sachs)QT 於 2025 年初(Q1)結束,資產負債表穩定在 6.5-7 兆美元,銀行準備金達「充足」(ample reserves)水準(約 10% GDP,3-3.5 兆美元)。
- 聯準會可能恢復小規模買債,應對貨幣需求增長。
- 2024年5月:減緩 QT 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