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小記 (繼續努力中…)

巴菲特投資法則分析:

1. 股東權益報酬率一年及三年平均是否均大於15%
   指標的意義:
   股東權益報酬率代表管理當局為股東創造收益的能力。高股東報酬率通常代表經營良好的公司。

2. 毛利率一年及三年平均是否均大於15%
   指標的意義:毛利率代表一間公司降低成本的能力,通常也是一間公司競爭力的表現。低毛利率代表過高的成本,亦即浪費股東可能的獲利。

3. 現金流量成長率一年及三年平均是否均大於5%
   指標的意義:現金是維持公司運作的原動力。現金流量為正代表公司每年獲得的現金總數比它花出去的現金要多,使公司有能力擴充規模或配現金股利。因此現金流量保持成長正是推動公司成長的重要條件,也是公司真實價值的來源。

4. 本益比(P/E)是否小於20
   指標的意義:就價值投資的觀點而言,本益比越低代表公司的股價越有可能低於真實價值。

5. 價格/淨值比是否小於2
   指標的意義:就價值投資的觀點而言,淨值代表公司真實價值的底線。因此價格/淨值比越低代表公司的股價越有可能低於真實價值。


【認購權證】

什麼是認購權證?

認購權證是以固定價格認購股票的權利。

⊙哪些股票可以發行認購權證?

  1. 標的證券市值必須達新台幣 150 億元以上。
  2. 股權分散標準 
    記名股東人數逾一萬人以上 
    持有一千股至五萬股之股東人數不少於五千人,且持股份總計達已發行股份總額 20% 或一億股以上。
  3. 最近三個月份成交股數佔以發行故份總額之比例達 20% 或一億股以上。
  4. 最近期經會計師查核之財務報告無虧損。

⊙成為認購權證的股票的過程

  1. 上市股票 
  2. 證交所審核
  3. 公布認購權證標的股票名單,每三個月公布一次 
  4. 證券公司選擇發行標的
  5. 證券公司發行認購權證

⊙哪些券商可以發行認購權證?

  1. 同時經營證券承銷、自行買賣及行紀或居間等三種業務的證券公司。 
  2. 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之財務報表其股東權益達三十億元以上並無累計虧損,或其股東權益達十億元以上並經其他機構保證。
  3. 經主管機關核准或認可的信用評等機構一定評級信用評等。 
  4. 無其他重大喪失債信及曾發生無法履約的情形。

⊙證券公司發行認購權證的流程

  1. 每一年都要取得信用評等
  2. 自行評估是否符合主管機關規定的發行條件 
  3. 提出認購權證發行人資格申請(約需時一個月)
  4. 上述三項皆符合,則取得發行券商資格

名詞釋疑

  • 名目槓桿倍數 = 標的股價金額 / 認購權證金額
  • 時值槓桿倍數 = 名目槓桿倍數 x Delta(Delta:標的股票變動一元時,認購權證價值變動的金額)
  • 歐式認購權證:只允許投資人在認購權證有效期間的最後一天,執行買進股票的權力。
  • 美式認購權證:允許投資人在到期日之前的任一天,執行買進股票的權力。
  • 價內、價平及價外:價內(ITM)認購權證(標的股價>履約價格),價平(ATM)及價外(OTM)依此類推。
  • 給付方式:認購權證是一種認購股票的權利,可是當投資人申請履約時,可以選擇真正買入股票,也可以選擇採換取現金的方式。這分別稱為證券給付與現金給付。
  • 重設型認購權證:證券公司為保障投資人風險,以避免標的股價大幅下跌造成買認購權證的損失,設計出履約價格可以隨標的股價下跌往下重新訂定,股價上漲則維持原價的權證。因風險較低,固權證價格較高。
  • 上限型認購權證:為保障證券公司,在契約有效期間中的任一天若標的股票收盤價格糕於上限價格時,契約即自動終止。此類型證券犧牲了投資人可能的獲利空間,因此價各較為便宜。
  • 時間價值:時間價值 = 權證收盤價 + 行使比例 x (履約價 – 收盤價)。時間價值越低,越具投資價值。
  • 隱含波動率(Implied Volatility):一般認為,追蹤隱含波動率的改變,較能合理地解釋選擇權價格的變化。故我們皆以隱含波動率代表指數波動率,來解釋選擇權價格,另以歷史波動率為輔。

其他

  • 價內、價平及價外購買權證的考量?
    價內認購權證因超過履約價格機率高,獲利爆發力低。價外認購權證因超過履約價格機率低,因此獲利爆發力較高。

【股市技術面分析】(引用自 聯合理財網亞洲資訊通)

名詞釋疑

動量觀念

 

強弱指標

 

MA(Moving Average, 移動平均線)

MA
基本假設 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 是一種最基本而又有效的趨勢判別指標。移動平均線的概念是將過往某段時間內的收市價相加,計算其平均數,如是者每日計算,串連起來,形成一條線狀附於圖表上,用作走勢分析。
MA計算公式:(以5日MA為例)
5 MA[t]= ( 前5th日收市價 + 前4th日收市價 +  前3th日收市價 + 前2th日收市價 + 前1th日收市價 + ) ÷ 5
行情研判
  1. 移動平均線的斜度越高表示市勢上升或下跌的速度越急。
  2. 移動平均線的斜度越低表示市勢上升或下跌的速度越慢。
  3. 移動平均線橫向發展,市價在其上下擺動,表示市場並無趨勢出現,亦即是所謂「牛皮」。
  4. 對於使用較長日數的移動平均線而言,平均線見頂回落或見底回升,都是意味著轉勢。
買賣訊號
  1. 當短線的平均線(10天)上破長線的平均線(20天)時,為買入訊號。
  2. 當短線的平均線(10天)下破長線的平均線(20天)時,則為沽出訊號。
  3. 當股價由升轉跌,而跌破移動平均線(MA)時,是沽貨訊號。
  4. 當股價由跌轉升,而升破移動平均線(MA)時,則是入貨訊號。
注意事項

移動平均線(MA)是價位趨勢的主要指標,在技術分析的領域裏,佔最重要的一環。由於世界上並無一種分析指標是十全十美的,因此,移動平均線(MA)亦有其缺點。

  1. 後於大市 –
    移動平均線(MA)所發出的轉勢訊號,是在見頂後才發出的。要待見頂後,第一個下跌浪結束時,訊號才出現。當見到訊號沽貨時,市況有可能出現反彈。 
  2. 入市訊息太少 –
    由於移動平均線(MA)是跟隨趨勢指標,而一年的大趨勢只有兩、三個,一旦失去入市機會,移動平均線(MA)便難再提供入市訊號,此乃指長線的投資者。如使用短線的移動平均線(MA),則入市買賣的訊號乃很頻密。 
  3. 難以估計市場升跌的阻力及支持 –
    雖然不少投資者用長短線的移動平均線(MA)作為支持和阻力位,但當一個上升大趨勢出現後,長短線移動平均線(MA)通常都會落後於價位,因此,只能得到支持位,而無法評估阻力位。 
  4. 難以捕捉中期浪頂 –
    在上升趨勢中,移動平均線(MA)只可用作價位回落的支持線,但無法滿足中線投資者捕捉中期浪頂的要求。 
參考實例

SMA(Simple Moving Average, 簡單移動平均線)

 

WMA(Weighted Moving Average, 加權移動平均線)

 

EMA(Expotential Moving Average, 指數移動平均線)

指數移動平均線(EMA)與移動平均線(MA)之分別在於其計算方法,計算指數移動平均線(EMA)時不需要以某段時間為限,而移動平均線(MA)卻需要。指數移動平均線(EMA)所使用的加權比例是以指數形式級數疊進。

MACD(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 Divergence, 移動平均匯聚背馳線)

MACD
基本假設
  1. 先運用兩條指數移動平均線(EMA),一條設定為較短日數,而另一條則設定為較長日數。組合方面可以用12日和26日的指數移動平均線(EMA)或25日和50日的指數移動平均線(EMA)。因為兩條線的日數有異,較短日數的指數移動平均線(EMA)會較容易推測短期市勢,而較長日數的指數移動平均線(EMA)對推測中長時間的市勢比較有用。 
  2. 兩條一長一短日數的指數移動平均線(EMA),在價位波動時,短日數的指數移動平均線(EMA)一定較為敏感,反應較快,與每日的收市價亦較為緊貼;而較長日數的指數移動平均線(EMA)則較慢,與每日收市價的距離較遠,波幅較為平滑。
  3. 運用此兩條指數移動平均線(EMA),越短日子的指數移動平均線(EMA),發出入貨或沽貨的訊號越早。短線和長線的指數移動平均線(EMA)本身必定產生差異,這種差異有時會在價位大幅波動時擴散(Divergent),但有時則會收窄(Convergent)。這些差異的擴散和收窄,本身已具有分析作用。 
  4. 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標(MACD)更利用另外一條指數移動平均線(EMA),將原有兩條指數移動平均線(EMA)的差異平均貫連起來,計算差異正在上升或收窄,又或者差異的變化正在增加還是減少。若原來兩條指數移動平均線(EMA)的差異正不斷增加,這第三條指數移動平均線(EMA),便去平均原來兩條的差異,而這第三條指數移動平均線(EMA)便會顯示向上或向下趨勢做成另一種分析啟示。因此,這第三條指數移動平均線(EMA)便與原來兩條指數移動平均線(EMA)所計算出來的差異做成交叉點,發出入貨或沽貨的訊號。
行情研判
  1. 只要兩條線(MACD1和MACD2)都在零線之上一齊上升,則市況可能繼續向上,考慮見底入貨。而當兩條線都在零線以下一齊下跌,則市勢可能繼續滑落,可考慮見高沽空。但這種入市策略要特別有經驗,並經過長期對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標(MACD)進行觀察和研究才能有心得。
  2. 另外,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標(MACD)與價格出現背馳乃較為可靠和較能持久的轉勢訊號。所謂背馳,是指價位移動的方向與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標(MACD)移動的方向背道而馳。背馳有兩種,一種是高位背馳,而另一種是低位背馳。
  •  
    • 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標(MACD)的兩條線都在零線之上,且距離零線頗遠,價格向上創出新高,一浪高於一浪。但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標(MACD)並未能升越前一個高點,形成一浪低於一浪。顯示市勢轉弱,可考慮沽貨或沽空。如果連續出現兩次高位背馳,沽貨訊號更加可靠。
    • 相反,如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標(MACD)的兩條線都在零線以下,且距離零線頗遠。價格向下創出新低,一浪低於一浪。但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標(MACD)並未能跌破前一個低點,即未能形成一浪低於一浪。顯示市況將會轉強,可考慮入貨。同樣,如果連續出現兩次低位背馳,入貨訊號更為可靠。
買賣訊號

一)短線投資者的買賣策略

  1. 在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標(MACD)圖表中, 如MACD1由上向下轉勢,又或者MACD2由上向下轉,則表示價位可能下跌,可考慮沽貨(見圖5-1)。
  2. 反之,如 MACD1由下向上轉勢,又或者MACD2由下向上轉勢,則表示價位可能上升,可考慮入貨。
  3. 這種買賣訊號的出現會較頻密,投資者的買賣次數亦會相應增加。當大升市時,價位會有所調整,投資者未能獲取較可觀的回報。相對而言,獲取較少的利潤,同樣,虧蝕的風險亦較低。

二)中短線投資者的買賣策略

  1. 在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標(MACD)圖表中的一支支垂直線稱為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標(MACD)柱狀垂直線,而綠色橫線是柱狀垂直線的分水嶺,柱狀垂直線出現在此分水嶺之下,稱為「負」,而出現在分水嶺之上,則稱為「正」。
  2. 對中短線投資者而言,當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標(MACD)柱狀垂直線由負變正時,亦即垂直線由分水嶺之下轉為之上時,是入貨訊號。如利用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標(MACD)來分析,則MACD1將會由下向上穿越MACD2。
  3. 反之,當柱狀垂直線由正變負時,亦即垂直線由分水嶺之上轉為之下時,是沽貨訊號。同樣地,MACD1將會由上向下穿越MACD2。 

三)中線投資者的買賣策略

  1. 在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標(MACD)圖表中之灰黑色橫虛線為零線,如MACD1和MACD2都處於零線之上,顯示市況上升趨勢未完。故此MACD1和MACD2在零線之上向下轉勢,或者MACD1跌破MACD2,亦只能當作好倉的平倉訊號。但如果MACD1是在零線之下,而跌破MACD2時,才能構成較為可靠的沽貨訊號。
  2. 反之,如果MACD1和MACD2都在零線之下,顯示跌勢未完。故此,MACD1和MACD2都在零線之下而向上轉勢時,或者MACD1升破MACD2,亦只能當作淡倉的平倉訊號。但如果MACD1是在零線之上,而升破MACD2,才能視作較為可靠的入貨訊號。 
注意事項  一般而言,常用於分析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標(MACD)的日數,大致可分為三種:
1. 長線指數移動平均線 : 26日 
2. 短線指數移動平均線 : 12日 
3. 訊號線 : 9日  
參考實例

RSI(Relative Strength Index, 相對強弱指標)

  RSI
基本假設 1978年美國作者華德(Welles Wilder Jr.)在著作『技術交易系統中的新觀念』中所提出交易方法之一。相對強弱指標是先行指標的一種,它是以一定期間內商品(股票或指數)價格的變動關係為基礎,去推敲其未來價位的變動方向。基本原理是利用在正常股市中多空買賣雙方的力道必須取得均衡,股價才會穩定。而RSI是計算在一定期間內,股價上漲總幅度平均值佔總漲跌幅總幅度平均值的比例,RSI值會介於0~100之間。
RSI計算公式:(以6日RSI為例)
6日RSI = ( (6日漲幅平均值) ÷(6日漲幅平均值 + 6日跌幅平均值) )×100
行情研判 1. RSI為50時,為買賣均衡點,正常的波動區間為30至70之間。
2. RSI大於80時,為超買訊號。
3. RSI小於20時,為超賣訊號。
買賣訊號

1. 單一RSI大於80時,可以伺機採賣出策略。→ 漲幅過大
2. 單一RSI小於20時,可以伺機採買進策略。→ 跌幅過大
3. 短天期RSI由下向上穿越長天期RSI時,可以買進→ 稱為「黃金交叉」
4. 短天期RSI由上向下穿越長天期RSI時,可以賣出→ 稱為「死亡交叉」
5. RSI呈現背離時,可以採取對應的操作策略。
6. RSI的預期效果僅在大幅的漲跌幅較為準確。

注意事項 1. RSI會比股價變動先出現峰或底,能預先反映股價的漲跌趨勢,可視為大盤指數走勢的先行指標。
2. RSI係股價動量強弱指標,其軌跡連線所形成的高低點,可作為切線及切點,找出壓力線及支撐線,或構築對稱三角形等重要型態。
3. RSI在高檔或低檔時,容易產生鈍化,失去指標功能。
4. 盤勢進入橫盤整理時,長短天期的RSI也容易形成重複交叉的情形。
5. 股價暴跌時,RSI 反應遲緩,指標功能喪失。
參考實例

STC(Stochastics, 隨機指標(亦稱為KD線))

  KD
基本假設

為美國George Lane在1957年首先發佈原始公式,而於1986年提出修正公式。根據觀察股價上漲時,當日收盤價總是朝向當日價格波動的最高價接近;反之,當股價下跌時,當日收盤價總是朝向當日價格波動的最低價接近之原理。並改善移動平均線反應遲鈍的缺點,將每日盤勢的開高低收透過計算,而表達在該項指標中,並推演出新的交易策略。
其計算公式及步驟如下:
1. RSV[t]=( (今日收盤價-最近X天的最低價)÷(最近X天最高價-最近X天最低價) )×100
 (RSV, Raw Stochastic Value)
2. K[t] =(K[t-1]×2 + RSV[t])÷3
3. D[t] =(D[t-1]×2 +K[t])÷3

快速KD線:
1. RSV[t]=( (今日收盤價-最近X天的最低價)÷(最近X天最高價-最近X天最低價) )×100
2. K[t] = K[t-1] + a * RSV[t](a 一般為1/3) → K值為買盤力道RSV的移動平均
3. D[t] = D[t-1] + a * K[t](a 一般為1/3) → 再將K值作一次平滑

行情研判 1. 當D>50為多頭佔上風;當D<50為空頭佔上風;當D=50為多空勢均力敵。
2. 當K值大於D值時,市場屬漲勢行情,做多較有利;若K值小於D值,係為跌勢行情,空手觀望或作空較為適宜。
3. %K值輕20以下,%D值在30以下,及時為超賣的一般標準,隨時可能出現反彈或回升,可伺機買進。
4. %K值在80以上,%D值在70以上為超買的一般標準,隨時有可能出現回檔或下跌,可伺機賣出。
5. %K線與%D線的交叉突破,在80以上或20以下較為準確,KD線與強弱指數不同之處是,它不僅能夠反映市場的超買或超賣程度,還能通過交叉突破達到歸出買賣訊號的功能,但是,當這種交叉突破在50左右發生,走勢又陷入盤局時,買賣訊號應視為無效。
6. 背馳判斷:當股價走勢一峰比一峰高時,隨機指數的曲線一峰比一峰低,或股價走勢一底比一底低時,隨機指數曲線一底比一底高,這種現象被稱為背馳。隨機指數與股價走勢產生背馳時,一般為轉勢的訊號,表明中期或短期走勢已到頂或見底,此時應選擇正確的買賣時機。 
7. K線形狀判斷:當%K線傾斜度趨於平緩時,是短期轉勢的警告訊號,這種情況在大型熱門股及指數中准確度較高;而在冷門股或小型股中准確度則較低。 
8. 另外隨機指數還有一些理論上的轉向訊號:K線和D線上升或下跌的速度減弱,出現屈曲,通常都表示短期內會轉勢;K線在上升或下跌一段時期後,突然急速穿越D線,顯示市勢短期內會轉向:K線跌至零時通常會出現反彈至20至25之間,短期內應回落至接近零。這時,市勢應開始反彈。如果K線升至100,情況則剛好相反。
買賣訊號 1. 當K線自上往下跌破D線,為賣出訊號,若D>80時可積極賣出。
2. 當K線自下向上突破D線,為買進訊號,且D<20時可積極買進。
3. KD線亦具有趨勢線與型態的功能,當股價走勢與KD線呈背離現象,是原來趨勢即將反轉的徵兆,為買進或賣出時機。
注意事項

1. 可配合波浪理論對上升波浪之一、三、五上升波加以確認。
2. 短期超買或超賣較RSI準確,可以提示明確的買賣點。
3. 易於大波段行情中過早出場。
4. 可能出現多次交叉騙線而增加交易成本。
5. 在高檔或低檔時,也容易產生鈍化,失去指標功能。
6. 適合短線波段操作 及 成交量的熱門個股。
7. 於大多頭行情時,D值常進入超買區,但股價持續飆升,需稍做調整。
8. 由RSV的求算公式可看出這亦是一種支撐壓力的概念,而當股價處於多頭時,收盤價有往當期最高價接近的傾向,這時候RSV值也將不斷上升,而在下跌過程中,收盤價則有收在接近最低價的傾向,這時RSV也會傾向下降。但股價往往在投資人追高殺低下,會出現超漲超跌的現象,這個現象便可透過RSV指標超過某一區間而表現出來。當指標不斷往上至高檔時,投資人去追高,超過合理價位的買進行為將使股價超漲,這便形成指標超買的訊號。而超賣訊號亦同理。使用RSV及其均線所構成的訊號即為快速KD線指標。
9. 不過因為RSV指標的波動程度遠大於價格的波動,會造成許多假突破現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採取了RSV移動平均線 %K及 %K的移動平均線 %D來使指標平滑,如此並可減少許多雜訊。
10. 快速KD線、慢速KD線的精髓及異同?
 慢步隨機指數(Slow STC)在一個起伏循環交替市道走勢時,其訊號非常準確,這無疑成為慢步隨機指數(Slow STC)的優點,但市場價位出現規律性之起伏循環交替市道的走勢(畢竟並非經常出現),便是慢步隨機指數(Slow STC)之缺點 ─ 過早顯示買賣訊號。

參考實例

BIAS(, 乖離率)

BIAS
基本假設 乖離是指當日指數與平均線之間的差距,將乖離再除以移動平均值即為乖離率。當指數離開平均線過遠時,短期內大多會呈現技術性的回檔或反彈,將股價與移動平均線的距離拉近。所以,如果能掌握市場的特性,統計出指數的乖離率變化,就能夠在行情乖離率過大時,儘早採取對應的操作策略。
乖離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N日乖離率=(當日指數-N日移動平均數)÷N日平均指數
行情研判 1.當乖離率為持續為正數時,表示做多較為有利,屬於多頭市場。
2.當乖離率為持續為負數時,表示做空較為有利,屬於空頭市場。
3.當乖離率在正負之間震盪時,表示處於盤局。
買賣訊號 1.當乖離率過高時,多方宜採保守操作並伺機賣出。
2.當乖離率過低時,空方宜採保守操作並伺機買進。
3.可利用二條不同期間的乖離率曲線作交叉買賣訊號。
注意事項 1.利用乖離率可以彌補均線的不足。
2.有利於判斷進場時機,但容易失去波段行情的機會。
3.當遇到盤堅或盤跌的走勢時,乖離率的功能會大打折扣。
4.當出現暴漲暴跌的行情時,乖離率的功能亦會受到不良影響。
5.乖離率不會在一定的區間內波動,掌握高低點的功能易受折扣。
參考實例

3-6乖離率

WMS%R or %R(, 威廉指標)

WMS%R或%R
基本假設 1973年由賴瑞·威廉(Larry Williams)於『我如何賺到一百萬元』書中首先提出,應用擺動原理來研判股市是否處於超買或超賣的現象,來分析價格的變化,進而可以預測循環期內的高點或低點,做為交易的買賣訊號。
其計算公式如下:
WMS%R=(NH-C)÷(NH-NL)×100
NH:N日內的最高價
C:當日收盤價
NL:N日內的最低價
行情研判 1.若威廉指標長期處於0~20的超買區時,為多頭市場。
2.若威廉指標長期處於80~100的超賣區時,為空頭市場。
買賣訊號 1.若%R<20表行情處於強勢階段,但已屬於超買區,應伺機賣出。
2.若%R>80表行情處於弱勢階段,但已屬於超賣區,應伺機買進。
3.若%R跌破50中軸線宜買進;突破50中軸線宜放空。
4.若威廉指標由80~100的超賣區反彈且超過此區時,為買進時機。若反彈超過50時更可以採加碼策略。
5.若威廉指標由0~20的區域回跌且超過此區時,為賣出時機。若跌破50時,可以採加碼賣出的策略。
注意事項 1.威廉指標常達到0或100上下限值的極端點,致波動過於激烈,所產生騙線的機會亦較多些。
2.當行情無法再創新高點或創新低點時,威廉指標會領先出現反轉波動。因此威廉指標具有領先指標的功能。
參考實例

MTM(Momentum, 動量指標)

OSC(Oscillator, 震盪指標)

動量指標(MTM)與振盪指標(OSC)
基本假設 運用股價變動時的加速度觀念,根據供需原理,股價的漲幅隨者時間增加而日漸縮小,此時上漲動量速度減緩,行情反轉機率升高;反之,空頭行情亦如此。動量指標主要是在衡量股價上升或下降的速度,因為股價在達到最高峰前,其上升速度會先達到高峰;反之股價在達到谷底前,其下降速度會先達到谷底。因此,運用該項變化可以作為進出場的依據。而MTM與OSC其實的基本假設與運用方式大致相同,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
1.MTM=當天收盤價-N天前的收盤價
2.OSC=(當天收盤價)÷(N天前的收盤價)×100
3.計算MTM與OSC的10日平均值,做為買賣訊號判斷依據。
行情研判 1.OSC在100以上時,為多頭行情。
2.OSC在100以下時,為空頭行情。
買賣訊號 1.MTM值上升,且MTM的10日移動平均值由負轉正時,為買進訊號。
2.MTM值下降,且MTM的10日移動平均值由正轉負時,為賣出訊號。
3.10日OSC上升達到120以上時為超買現象,應賣出改採觀望態度。
4.10日OSC下降至80以下時為超賣現象,應買進作多。
5.利用OSC與其移動平均值,參考移動平均線交叉法則,設定買賣訊號。
6.若OSC與股價指數呈現背離現象,表示行情即將反轉,應考慮買進或賣出。
注意事項 1.動量指標最大的功用是做背離分析,研判大盤指數走向與動量指標的趨勢是否一致,若產生背離,表示大盤指數走勢即將反轉。
2.動量指標可事先測量股價漲跌力量的強弱,當大盤走勢自高峰或谷底反轉時,動量指標會先提出警告而加以確認。
3.振盪指標能預先顯示價格趨勢的走向,但無法預測趨勢的幅度多大。
4.利用振盪指標研判股市超買或超賣區,再配合動量指標正負值選擇買進或賣出點,兩者合併使用方能提高動量指標的使用功能。
5.盤勢處於整理時,動量指標較容易出現較多且不佳的買賣訊號。
參考實例

DMI(, 趨向指標)

OBV


【如何評判股價未來趨勢】

本益比仍須是產業別的不同來比較


【可扣抵稅率】

Q 可扣抵稅率是什麼?

A 在實施兩稅合一制後,為了讓稅負制度更公平,上市櫃公司做盈餘分配、發放股利時,也必須將「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餘額」,按其佔「帳載累積未分配盈餘帳戶餘額」的比率,分配「可扣抵稅額」給股東。而「可扣抵稅額」就是投資人在隔年申報綜合所得稅時,可以減少報稅的扣抵額度。 

 以股票的可扣抵稅額來說,股息收入屬於投資人所得的一種,在「兩稅合一」前是包含在27萬元的利息收入裡申報,超過的部份要列入繳稅,但在「兩稅合一」後有了稅額扣抵比率,比率愈高,所得稅可抵稅額就愈高,只要投資人的所得稅率低於參加除權息的稅額扣抵比率,參加除權息不但不用繳稅,還可以領到政府的退稅 ,但可要挑對股,挑錯股可是賺了股利賺了可扣抵稅額卻賠了價差, 不過這種高可扣抵稅額的個股通常以傳統產業股居多,以產業前景及公司歷年表現來做好仔細挑選,長期投資是不吃虧的~~

Q 可扣抵稅率計算?

A 參加A公司除息,配息2.59元,100張可收到25萬9000元現金股息,其稅額扣抵比率達36%,若投資人所得稅率是13%,在計算所得稅時,將可以退稅5萬9570元<25萬9000元(36%-13%)>。相對來說,如果參與除權息的公司稅額扣抵比率低於所得稅率級距,可能會面臨補稅的情況。

 因此若要挑選高可扣抵稅額的股票投資,不僅要看其可扣抵稅率的高低,更要考量和自己所得稅率間的關係,如此才能一魚兩吃(賺了股息又可節稅) 

Q 可扣抵稅率如何查詢?

A 到公開資訊觀測站後,到"基本資料"裡面尋找"電子書"的項目,輸入您想查詢的股票代號,點選第四季的財報,最後在附註裡面會有說明此公司的扣抵稅率為多少%.

資訊出處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0042505259


名詞解釋

EPS(每股盈餘)=盈餘/流通在外股數

 


參考資料

  1. 聯合理財網
  2. 熾天使書城
  3. 元富理財社區
  4. 股市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