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與海洋

抽離掉海水的海洋

抽離掉雲朵的天空

或許 只是

抽離掉小船的海洋

抽離掉風箏的天空

心要大一些

眼光遠一點

換個角度看世界


強者總是作自己的事

弱者總是在問為什麼

你覺得呢?


原罪?

常聽別人說「原罪、原罪」!但從搞不懂這兩個字指的是什麼,好像被拿來泛指所有的罪惡與痛苦。但真是這樣嗎?

剛上奇摩知識找了一下,答案大致上是這樣:

  基督教認為人自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罪,這種罪是無法抿除的,而且是一代傳給一代,永無停止,這就是「原罪」。而原罪的由來是來自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 上帝用祂的氣息吹在泥人上創造了亞當,又用亞當的肋骨創造了夏娃,兩人一起在伊甸園快樂的生活,不愁吃、穿,當然也沒有煩惱,不會死。上帝唯一叮嚀的是伊甸園有一顆智慧之樹,其果實不能吃。

  一天夏娃受到蛇的誘惑,吃了果實,並且誘使亞當也吃了一個。吃了之後,兩人智慧大開,並知道羞恥,以樹葉編衣。
上帝知道了,詛咒蛇:變成所有生物中最受討厭的東西,要用腹部行走,吃粗劣實物,頭將被打碎而死。

對夏娃說:妳會因為生兒育女,感受各種痛苦,並會飽受劇烈痛楚。還要依賴丈夫,聽其使喚。
對亞當說:你必須汗流浹背,勞累不休才能生存,沒多久就死去,歸回塵土。

這就是人類一代傳給一代的原罪。

「原罪」這個神學名詞由聖奧斯定而來,然而它的信仰內容更早即已在教會為嬰兒授洗之舉中萌生。更加確切地說,由於教會信仰耶穌基督是全人類的唯一救主、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因此所有的人,包括嬰兒在內都是有罪,皆由基督十字架上的祭獻得到罪之赦免。如此「原罪」信仰已經包括在內;基本上,這在保祿羅馬書第五章中已有肯定。「故此,就如罪惡藉著一人進入了世界,死亡藉著罪惡也進入了世界,這樣死亡就殃及了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保祿同時也提及亞當與未來的亞當,他一定想起創世紀的原祖故事。有鑑於此,奧斯定在他與強調自救的對手白投奇之爭論中,應用了「原罪」這個名詞,一直沿用在基督教會的教理中間。

一般所說的七原罪是:

  1. 路西華 (Lucife) – 驕傲 Pride
  2. 瑪門 (Mammon) – 貪婪Avarice
  3. 阿莫斯德 (Asmodeus) – 慾望 Lust
  4. 撒旦 (Satan) – 憤怒Anger
  5. 別西卜 (Beelzebub) – 暴食Gluttony
  6. 利安未森 (Leviattan) – 忌妒Envy
  7. 貝芬格 (Belphegor) – 怠惰Vanity and Sloth。

但現在這個詞應該已被濫觴於各個層面。看到這些基督教的故事,不禁讓我想到,前一次聽到這些源源不絕的聖經故事,都是來自一個騙子的口中。呵…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