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見聞

1. 分工極糟

分工極糟。用一個人可以同時解決幾件事情來評估效率與能力嗎?如果是這樣,那我想其他所有的研發公司,裡面的工程師應該都是豬腦了。在分工細的情況下,只專心負責你的區塊,這樣真是太愚蠢了,然後還要發給你一堆錢。在這邊,一天處理N件事情,真要好好專心寫code專心一個小時以上,這真是種奢求。走向專業,分工細緻才是正確的道路。同時要兼PM、RD、Tester的角色,是大學生嗎?是研究生嗎?寫一支可以動的程式出來就好?一支function長度可以長到數百行!軟體的品質阿,這才是真正需要努力的方向!

2. 成天交報告

同樣延伸第一點的議題,為什麼一個公司的最底層,常常在弄報告?同樣指向第一個所提到的議題,但如果說的更準確些就是說絕大部分的上位,都無法精確掌握自己部門的狀況,所以當從最上面來了一個報告的需求時,這個「request」就會很「自然」的往下傳遞。沒有盡頭?有!就是最下面。每一層的上頭就是彙整這樣傳上來的資料,然後再將它「精美化」,然後這件事情就看次完美的解決了。每個月要花一堆時間在整理「我在做什麼」?

3. 工作態度

在家做公事,很喜歡po在網路上。這在之前公司還真的很少見,忙碌了一整天,怎麼會希望連回家後都還將生活交在工作當中? 加了班, 也很喜歡po在網路上。這在以前公司也真的很少見,這代表這邊加班的情況太少見了。

4. 特休

生病請假要先用特休,這真是我遇過最荒謬又北七的情況。但似乎不少國營機構轉制的公司,都有這種類似的狀況。如果你不告訴我,其實我也不知道現在是不是民營了 @@

5. 定位

這裡到底是?到現在還在規定各單位交論文?醒醒吧!花一堆時間在一堆沒有建設性的胡扯文件上,到底有什麼意義?這是一間學校?需要很高的學術價值?不是吧!這是一間公司,是公司就是要求營收,所有的事就該做在正確的刀口上!不要再以為這是一間中華電信大學了。

研究所的定位是什麼?其實有問了一些人,獲得過兩種答案,一種是公司業務單位的後勤單位,這也是我比較認同的方向。一種是其實要走出自己的一條路,要以軟體的自有品牌為發展的目標。其實這是很矛盾且相左的兩個答案。所有問題的原因,都可以從這裡找到答案。

6. CMMI在這裡是?

CMMI是在幫助工作?還是拖垮工作?從以前去過的小公司到後來的FIH,大家都在推行CMMI,同樣的這邊還是具有最與眾不同的特色和邏輯。每個team僅約十個人,每個team都在跑自己的CMMI流程,這個並不是CMMI的精神所在好嗎!CMMI的精神是在將所有的流程制度化,過程有所遵循、提升公司內部知識庫、軟體品質,進而提升公司的「競爭力」。現實面與這個制度面根本就完全拖勾,CMMI在這裡單純就只是個需要被應付的文件流程,但卻佔據了不少的人力成本。參加過幾次公司內部的CMMI相關說明會議,都說到「希望可以幫助大家的工作內容,不要變成是一種負擔。」但是…可能嗎?。說實話,不如多花點時間在軟體的品質上。

7. 部門間的矛盾與對立

這個議題其實很有趣,它其實牽扯到了兩個層面。一個是研究所的定位是什麼?一個是公司權責的劃分與分工方式。前者在「定位」的部分提過了。至於公司的權責劃分與分工,TBC…這會導致大家都只選有績效的事情做。軟體維護,這個其實是必須的,否則在需求不斷變更下,這軟體不就成了一陀大便。但大家的報告都希望看到新功能、新想法,這種沒有績效的事情怎麼會有人去處理?而為了要有這些新功能、新想法,又會多了一堆不必要的雜事,長時間下來,就更不可能去做到軟體的維護。

8. 太多「身手矯健的傳令兵」與「動口不動手的天兵」

先來說說「身手矯健的傳令兵」,這類的人就是有種上天賜予的天賦,讓他能夠完全的傳遞所有的工作需求,而不留半點灰塵在自己的身上。「動口不動手的天兵」,在這類的特殊人種上可以發現,當實作需求在別人身上時,他可以說的貌似頭頭是道,但當實作需求發生在他們的身上時,就可以常聽到「這個很複雜」、「這個很困難」、「這個很花時間」,等到真的凹不過的時候,又可以觀察到,其實他不到一天就可以開發完成。我想或許是這類的人從口部獲得的快感會比手部獲得的快感要來的強烈,但…我好像比較體會不來。

8. 軟體的品質

這個從一進公司就被灌輸的一個概念就可以知道,「如果是解bug,不要列在報告中,因為這不算是績效」。TBC…

9. 

「事情就是要做慢一點!?那你錢領少一點要不要?不要!」

「面試的時候,我什麼都會!錄取之後,我什麼都不會,不要給我!」

 

不同的角度看不同的事情,沒錯!但至少要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其他好笑的心得,再來慢慢補上…